九三阅兵式上,铁流滚滚的雄姿、尖端装备列阵而出、寒光闪闪的锋芒令无数中华儿女心潮澎湃,更激起了大学生们对于国防科技的无限向往。技术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培养掌握先进制造和国防材料技术的新一代人才是高校的重要使命。
9月24日,由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占成带队,体育投注网站“星耀‘材’华”志愿宣讲团及部分师生党员代表走进《挺起民族的脊梁——党领导下的人民军工》特展暨 2025 中国(常州)航空航天国防科技展,将专业认知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开展了一场沉浸式、场景化的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师生在感受国之重器魅力中传承中国精神,将现场感悟转化为钻研专业的动力。
展览现场,东风-21D导弹装载车、歼-20战斗机、神舟飞船返回舱等“国之重器”实物与模型震撼亮相,生动再现了我国航空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奋斗历程。师生们直观感受国家科技实力的跃升,进一步坚定了 “科技报国、材料强国”的信念。院党委副书记占成带领师生党员重温了入党誓词。
体育投注网站海归博士胡雅婷结合展览陈设,为同学们开展了一场“材料赋能航空航天”的现场教学。她围绕火箭耐高温外壳、航天器轻质结构等关键部件,详细讲解了先进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原理,强调“每一次航天技术突破,背后都离不开材料科学的支撑,材料人要始终以技术攻关为己任,为国家重大装备研发筑牢‘硬核’基础”。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同学们对所学专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退役大学生屈希瑞结合自身经历介绍了复合材料在现代军事装备中的应用案例。他说:“作为曾身着戎装的学子,更能体会国防强大的意义。未来将继续以军人的担当钻研材料技术,努力为强军建设贡献专业力量。”他的真挚分享激发了大家投身国防科技事业的热情。
“两弹一星”精神是我国科技事业的光辉起点,航空航天则是这一精神在当代最生动的体现。从戈壁滩上的巨响,到“嫦娥”探月、“天问”探火,背后正是那份爱国情怀、自主创新与协同攻坚。作为我校唯一连续两年入选全国1000支“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的队伍,大学生志愿者们将思政课堂搬到红梅公园的亭台、荆川公园的历史长廊、青枫公园的文化空间,用通俗的语言向中小学生们讲述“两弹一星”元勋科学报国的故事,让“两弹一星”精神变得可感、可触、可学。
这次活动是一堂直观的专业认知课,是一次连接历史与未来、融合精神与专业的特殊旅程,更是‘两弹一星’学习实践的再出发。体育投注网站将持续以党建引领,立足高校育人使命,依托材料学科优势,培育能以专业所长助力国防材料发展、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学子,不断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国防科技创新培养后备力量,以教育实效回应‘强国建设、高校何为’的时代之问。(图/文:张新栋;审核/张纪霞;编辑/占成)